众所周知,助听器在炎热多雨的夏季,故障率要比平常高一些。现在进入秋冬季节,不免有朋友会想,秋冬季节不容易流汗,助听器是不是就不用频繁地保养了?
当然不是!耳内式助听器(尤其是耳甲腔式助听器)在秋冬的故障率是其他季节的三倍!这看似不可思议的现象,实际是助听器内部产生的冷凝水导致的故障。
什么是冷凝水?
为什么助听器会产生冷凝水?
更容易产生冷凝水?
哪些地区更容易产生冷凝水?
怎么预防助听器产生冷凝水?
……
今天我们来重点聊聊。
举个例子:我们冬天乘坐公交车时,会发现车窗上有一层白茫茫的水雾,更甚者会有水珠随着窗户下滑,这是车内外温差大引起的水汽液化的现象。
助听器也有这种现象,耳内式助听器的外壳相当于车窗,人的耳道相当于是车内。在寒冷的天气里,耳道内部与外部会存在很大的温差(尤其是寒冷的室外),耳道内潮湿的热气会进入受话器并冷凝在内部,当冷凝水聚集到一定量时,就会让受话器“感冒”。感冒症状的助听器声音表现为:声音轻、声音闷、噪音/失真、时有时无、无声等现象,严重的还会腐蚀受话器部件。
受话器内部的冷凝水
助听器外形较大的耳内式助听器,特别是耳甲腔式助听器,由于其接触外部空气面积大,内部受话器体积也较大,因此更容易在受话器内产生冷凝水。
耳背式助听器由于不是机体和耳道直接接触,助听器内部不会产生冷凝水。但如果是从户外进入室内环境也是一样的,会在助听器的耳塞连管或耳模中产生冷凝水,阻碍声音传播,造成助听器无声、声音变小,甚至其他部件的损坏。
在冬天较寒冷,但又不提供暖气的区域,例如中国中部长江沿线区域,耳内式助听器此时在耳道内外的温差较大,容易产生冷凝水;
在冬天较寒冷区域即使有暖气供应,但因用户较多室外活动,也容易产生冷凝水。
在符合以上条件时,佩戴几天时间,内部就会产生冷凝水。如果不加处理,通常半个月左右助听器就会出现故障,例如声音发闷,声音轻、无声等。
预防与治疗这个“感冒”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使用电子干燥盒干燥您的助听器。
电子干燥盒
耳内式助听器的冷凝水在受话器内部是看不到的,等助听器出现故障时再处理就已经晚了。因此平时对助听器的防潮、干燥等预防工作十分重要。
1、助听器在不使用期间,请打开电池门后放入封闭的干燥盒内。如干燥饼颜色变浅或呈无色,则需更换新的干燥饼。
2、在寒冷或潮湿的季节里,坚持每天使用电子干燥盒干燥助听器(干燥时打开电池门,注意电池不要一起干燥)。
每年11月份到次年4月份期间(地区不同,其寒冷和潮湿时间不一样,视当地具体情况而定),每晚干燥6小时;其他时间每晚干燥3小时即可。如果助听器受潮明显,应延长干燥时间,直至助听器可以正常使用。必要时,请拿到海之声验配中心做专业处理。
PS:普通干燥盒虽可以预防助听器受潮,但除潮效果没有电子干燥盒明显,电子干燥盒干燥助听器效果更佳哦。
3、在洗脸、洗澡、游泳、洗头前,请先取下助听器;在任何活动后若耳道内有水,务必先擦干耳道内的水份后再佩戴助听器,否则造成助听器受潮。
4、定期到验配中心做专业的抽湿保养。
小心爱护您的助听器,不要让冷凝水伤害它。